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
營造一處自我管理的生態農園

春來了,雨落了,許多綠意從泥土裡或枯枝上冒出頭來,又是欣欣向榮一年的開始,自然怎麼可以如此生生不息呢?若是能夠模仿大自然的方式來種植農作,我們是否也能讓農園自己照顧自己,不需太多的人為介入呢?

在樸門永續設計裡,這個答案是肯定的。根據生態學的理論,自然界中的某些元素如果透過適當安排,形成協同效應(synergistic effect),經常能夠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。這個原理若是用在農園設計裡,就能夠營造出自我管理的農園。

英國的Juan Fran,因為厭倦了鬆土、除草、施肥等辛苦的例行農務,在接觸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之後,開始嘗試協同種植(synergistice growing)。要了解協同種植之前,我們必須先認識土壤。大部分未曾接觸過種植的人,一般都會以為土壤只是靜止的、骯髒的、毫無生命的土地,其實這是錯誤的,事實上,土壤充滿了生命,富含了能量的流動。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,陸地上的生命來自於海洋,那麼從能量的觀點來看,陸地上的生命更來自於土壤。健康的土壤蓬鬆、涵水,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動物與微生物,各種生命相互依存的複雜關係肥沃了土壤,提供於上生長的植物充沛的養分。野外的健康土壤有95%的養分來自於太陽和大氣。也因此,在自然農法裡進行協同種植的時候,不擾動土壤即成為很關鍵的步驟。不翻耕、不鬆土,盡量避免干擾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和阻礙有機質的累積。(現代科學對於植物與土壤複雜互動的不了解,也是我個人對植物工廠將植物營養簡約化的質疑。)

協同種植有四項規則:
  1. 不干擾也不重壓土壤。
  2. 讓土地自己肥沃自己。
  3. 與根圈(rhizosphere)的共生生物(symbiotic organisms)建立夥伴關係。
  4. 在種植區加上層層的腐植質(humus)。
另外,除了不鬆土之外,協同種植也需要考慮植物的配置和演替。

Juan Fran在開始設計他協同種植的菜園時,主要考量下列三點:千層麵園圃的組成,植物配置的平衡,以及動物的參與。

千層麵園圃的組成

他選擇了身邊可得各式各樣的有機廢棄物如枯枝落葉、廚餘、馬糞、雜草、半腐熟的堆肥等來堆疊出種植區。因為考量施作的時間已是冬末春初,沒有太多分解時間,再考慮Juan最開始想種的作物需要,他決定棕色物質和綠色物質的比例約是3:1,也就是多些已分解或分解中的有機質。最上層使用稻草作為覆蓋物,可減少水份蒸散及保護土壤。

植物配置的平衡

Juan思考自然中植物的平衡配置,在每塊菜圃中設計有33%的根莖類作物,33%的葉菜類,33%的果樹或開花植物和至少一種固氮的豆科植物。並考量每一植物成長所需時間及空間,來規劃位置。

動物的參與

菜園需要動物來控制蟲害,於是Juan在每塊菜圃中至少種植兩種花卉和香草,除了干擾害蟲對食用作物的攻擊,花卉也吸引更多種類的昆蟲,以維持動物生態的多樣性與平衡。

大約一個半月後,Juan的菜園就變得繁茂異常,豆子攀爬在向日葵和玉米上,四周圍繞著萵苣、菠菜、番茄、洋蔥等等多樣作物(Juan的美麗豐饒的菜園照片請連結:http://www.permaculture.co.uk/articles/synergistic-growing)。

Juan採收作物之後,通常直接把根留在原地,分解後的根會釋出維他命、有機酸和醣,不但可以加強周遭作物的免疫力,也能肥沃土壤,莖葉則當做覆蓋物,讓其直接在現地分解成為養料。除了把枯死的作物留在仍在生長的作物旁邊,Juan也將多年生和一年生作物混種,有時候Juan也會噴洒一些堆肥茶(compost tea)。一段時間後,菜圃的土壤就變得非常地健康,結構良好且充滿微生物。

Juan認為,種植並非一項辛苦的工作,而是一種有趣且值得享受的過程。我們需要移除長久以來慣行農業在腦海間刻下的作法,觀察自然,與自然互動,並與之攜手合作,而非對抗自然,於是,我們自然能讓自然為我們工作。

陽台的應用?

陽台的環境比土地嚴苛,除了盆栽土量少,加上乾燥、風大等城市高樓因素,植物的種植更具挑戰性。千層麵園圃的概念在陽台可以使用厚土種植法(sheet mulching),一來建立健康的土壤,二來也能善用廚餘。盆栽土壤不夠保水力較差,在風吹日曬下極易缺水,因此覆蓋物更為重要。另外,由於建築結構的關係,陽台內外日照差異大,所以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也需更為細膩,因為栽種面積小,同一陽台其實可以視為單一菜圃來規劃植物種類。我自己會嘗試Juan根莖類、葉菜類和果樹/花卉三分法加上豆科植物的配置。

在動物的部份,由於養分、陽光有限,城市菜園其實是很容易發生病蟲害的,因此即使城市動物種類有限,花卉和香草還是值得嘗試,而且也能美化城市景觀。換一個角度思考,更多的綠意也有助於改善城市動物的生存環境,增加生態多樣性。




*本文為閱讀英國樸門雜誌(permaculture)互利共生的農園種植(synergistic growing)一文之心得摘要。
*文章出處:http://www.permaculture.co.uk/articles/synergistic-growing

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小而美才是未來

最近剛從十多年的工作職場退了下來,回家成為全職媽媽。其實這個念頭在心中盤桓許久,但打從出社會後一直有份薪水保障,凡事預先打算的我,總擔心喪失了這份收入,是否同時會失去自我、失去生活重心、失去參與世界的熱情?然後,一個月過去了,雖然我們的小小家庭仍需要審慎考量財務規劃,但彼此的互動多了些,媽媽和寶寶的「黏」結緊了些,平常白天孤單的貓咪瘦了些,外頭樹林裡的芬芳和聲響似乎也強烈了些?

不過,這並不是一篇育兒文或生活分享,我想分享的其實是參與知名社會運動家Satish Kumar小而美論壇的一些啟發。

Satish Kumar是來自印度的和平與環保運動者、學者,與教育家。1963年,20歲的他與夥伴為了表達反核的聲音,特意完全不準備盤纏與食物,從印度徒步至莫斯科、巴黎、倫敦和華盛頓四大核子武力中心,將「和平茶」送給四國領袖。後來定居於英國,創辦小小學校(The Small School)及舒馬克學校(Schumacher College),投身於注重靈性、藝術、技能與學術的全人教育。

關於經濟

在反服貿運動正熾,台灣民主面臨挑戰之際,Satish的來訪有很深的一層意義。關於經濟,Satish說,英文的經濟economy和生態學ecology都有同樣的字根eco,eco源於希臘文,是家的意思;字根 -logy指的是學問,-nomy指的是管理,ecology是關於家的知識,而ecomony便是對家的管理。我們的家是這個地球、這個世界,所以生態學即是地球自然生態,與人類社會文化的相關科學,而經濟就是如何對其管理的知識了。

「若不認識一個家,不了解這一家的父親、母親、兒子、女兒,不知道他們使用的水源,不清楚這家的文化,那麼,要如何進行管理呢?」Satish問。

因此,國家的經濟也不只是管理貨幣、銀行,或賣多少東西給外國,賺多少錢而已,經濟也應該從國家整體來考量,包含道德倫理、自然生態、社會文化等等價值,而非對其予取予求,然後任其枯竭、崩潰。「從自然中學習。」Satish說,「大自然的生態是包容的、整體且全面的(inclusive, wholeness and holistic),經濟也應該是。」更重要的是,每一個家庭氣質不同,管理經濟的方式當然也不一樣。不同的國家針對自己的特性,可以各自發展出小而美而永續(small ,beautiful and sustainable)的經濟模式。

Satish目前任職學校的創辦人舒馬克,是一位英國的經濟學家,他曾於1955年旅行至不丹擔任經濟顧問。然而深入了解不丹之後,他發覺不丹根本不需要西方主流的經濟模式,他們的自己生活得很好。舒馬克後來因此撰寫了「小即是美(Small is Beautiful)」一書,根據不丹的例子提出佛教經濟學(Buddhist Economics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uddhist_economics)。

我對經濟並不是很專業,但Satish對於經濟的看法讓我想起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裡的經濟系統。樸門的經濟策略重視永續(或效益),例如石油經濟生產出來的塑膠袋用過即丟,就沒有月桃編織袋投入的成本少,且可回歸土壤成為養分來得有效益;重視道德,例如不投資污染產業像是核能、石化工業;並強調在地經濟,因為在地經濟比起全球化獨立有彈性,能將財富留在當地,且不容易崩潰。簡單來說,如果購買台灣農人生產的草莓,賺錢的是台灣小農,財富留在台灣;但如果買的是智利進口的蘋果,財富就會流向國外財團。

(更多關於經濟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749117171787907&set=a.102466636452967.5841.100000688939773&type=1

關於運動

當體制或法律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時候,「衝撞法律(break the law),」Satish說,「並接受後果。」法律應該要反應現狀,當法已不適用,就需要改變。

對應到今日紛紛擾擾的反服貿運動,我認同Satish所說的,也因此,我支持學運(詳細論述就不多談了,網站上討論很多)。不過往內心追溯,我發現自己今日的態度其實並非從反服貿這件事開始,近年來政府的作為,市井小民的生活,我們的生活,似乎都在某種困境中掙扎。農人的田被鏟了,公民的家被拆了,新聞裡漫天謊言,生活裡的真實是努力工作斤斤計較還是生活不易。反服貿只是導火線吧,台灣人這些年來的壓力太大了,只好用不停地用小確幸來麻痺自己。

然而,Satish也提醒我們:「我們要對抗的是這個體制,而不是個人。」這讓我發現,周遭親友或多或少都有因對學運持不同看法而大傷感情的事情發生,套句支持服貿網友說的話,學運真是分化人民,破壞民主。我不同意你的觀點,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。這是我面對不同意見時的態度,而Satish則是說:「歡迎它,這是很好的挑戰,善用它銳化論點,加強溝通。」

面對相反意見,我們總忍不住衍生情緒,不過我們也有理性,客觀闡述論點才能明白溝通。「我們要對抗的是體制,而非個人。」我不斷勉勵自己。

關於教育

Satish認為,現今的教育太注重科學了,忽略了感受與心的教育。人有左右腦,左腦司理性,右腦司感性,兩邊都應該訓練與學習。即使是許多科學家如達爾文、牛頓,其實也都是先直覺地感受到某些想法,設計了實驗,不斷地驗證後才產生了科學。科學不應該是一切,除了智識,我們也需要學習感受與實作。

「學習思考、感受、手作和行走(think, feel, make and walk)。」Satish強調,「人類有慾望、有熱情、有心靈,而這些部分都需要學習。」

(Satish在中興大學的演講中提及教育較多,更多關於教育:http://www.wutong.org.tw/images/CH_version/CH_Activities/CH_SATISH/20140324_Satish_Kumar_holistic_education_full.pdf

小而美好的永續生活

「好好地生活,微小但是美麗的生活。」Satish說。

回應第一段,這就是當初我決定嘗試全職媽媽的主因。在汲汲營營於生活的同時,太過忙碌了,我想念緩緩步行、靜靜沈息的日子。雖然和孩子整天在一起沒有比較輕鬆,但陪孩子慢慢走路,細細觀賞路邊小花,聽見樹梢上清脆鳥鳴,這樣的忙碌好單純。

失去了一份固定收入的日子雖然需要再精打細算一下,但我嘗試藉由建立關係來營造一小小的獨立經濟。建立與自然的關係,透過在陽台種植多種多年生蔬果,或採集川七等野菜來獲得更多食物;建立人與人的關係,例如成立惜物社團,讓生活用品或資源能夠在不同家庭重複使用,或是和社區媽媽共學,看顧彼此的孩子,也能輪流擁有自己的時間或簡單休息。

在忙碌的工商社會裡,我們好容易忘記善待自己、好好生活。許多值得珍惜的事物,像是城市裡擁有傳統窗櫺的古厝,街角知曉社區大小事的柑仔店,和綠油油的稻浪與蛙鳴,總在過度強調經濟發展的世界裡失去了。我們想要全球化,希望台北可以像紐約或巴黎或東京,卻成為不了,最後卻連台北也失去了。我覺得有點哀傷。

然而,Satish卻說,台灣是個小而美的島嶼。或許,還來得及,你得成為你想要看到的改變(You have to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.),我想要小而美好的生活,我已經行動了,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