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

打造如森林般的永續農園~梅里朵拉


收成麥子的大衛。
我在澳洲梅里朵拉(Melliodora)農園的菜園裡幫忙除草,工作很輕鬆,只要輕輕拔除野草現地作為覆蓋物即可。這片菜園主要提供廚房現採現煮,不大,黝黑的土壤既肥沃又鬆軟,不一會兒,我就把工作完成了。接著開始在作為菜園圍籬的覆盆子叢中採摘成熟果實,農場女主人蘇說下午要烤覆盆子蛋糕。此時,蘇恰巧就從菜園旁經過,她正要去雞舍撿蛋、幫山羊擠奶,準備烤蛋糕時用。雞舍和羊舍就在果園旁邊,雞在果園裡自由覓食,尋找草叢、落果裡的小蟲;鵝也在果園裡除草,偶爾扯著櫻桃樹枝啃掉上面的甜美果子。羊在另一側的草地上吃草,蘇穿過果園,經過水塘,吆喝著兩隻羊回來擠奶。

梅里朵拉位於澳洲墨爾本近郊知名的赫本溫泉(Hepburn Spring),佔地只有一公頃,和澳洲動輒超過數十數百公頃的農場相比,非常迷你。梅里朵拉是家庭式農場,目標不在販賣農產品,而是建立一處自給自足,擁有面對環境變遷的韌性,甚至能與社區分享多餘的農園。農園主人是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創始人大衛.洪葛蘭(David Holmgren),四十年前在塔斯馬尼亞主修環境設計的他,遇見了專攻生態學和有機農業的老師比爾.墨利森(Bill Mollison),兩人對於一個問題產生興趣:自然創造了如森林一樣既永續有具生產力的系統,為什麼農業無法像森林生態系一般運作?於是,結合生態、設計與農業的樸門永續設計因此應運而生。

梅里朵拉,就是大衛實踐樸門永續設計的家園,從1985年搬來至今,所有設計除了滿足一個家的需求,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永續生活的理想世界,不過度仰賴外來資源,不排放污染,不傷害地球,像森林一樣永續又具生產力的農園。

充足有餘的小型有機農業 

面北的屋舍和菜園。
民以食為天,食物在一個家庭裡是很重要的存在,不僅供給家人能量,也是家庭文化的展現。梅里朵拉的食物生產可以分為三個方面:家庭菜園、食物森林和動物系統。

梅里朵拉的家庭菜園規劃在主屋的北方,緊鄰廚房方便摘取,種植的多是些煮食常用的香草蔬菜。澳洲位於南半球,屋舍北邊是終年都能照射到充足陽光的方位。經過多年的試驗,園圃有部分以石塊砌成,高度及腰,這樣的設計是因為赫本屬於溫帶氣候,冬冷夏涼,砌石能夠吸收北方滿滿的陽光熱能,協助菜圃保溫,在寒冷時節延長種植季節。菜圃架高則是因為此地原本可供種植的表土淺薄,架高後更容易保存堆肥好的沃土,防止土壤流失;二來,種植不需彎腰,也更為輕鬆。

大約十幾二十坪的菜園採密集多層次的植物配置,底層的蘿蔔、草莓,中層的萵苣、菠菜,加上較高的節瓜、番茄,再搭配嬰粟等花卉,層層疊疊,再加上悉心以堆肥復育並覆蓋保護的肥沃土壤提供豐富營養,小小一方菜園生產出來的食物量非常可觀。在梅里朵拉換工時,通常約是五六人一同用餐,吃的蔬菜全是從屋外菜園來的。聯合國在2013年的報告中曾表明:小型有機農業將是餵飽世界的唯一方法(Small-scale organic farming is the only way to feed the world.),看來一點也不錯。

像森林生態系一般的食物森林 

經過密集種植的菜園後往下坡走,就是圍繞著蓄水塘的食物森林(food forest)了。食物森林也稱為農林間作或混農林業(agroforestry),即是混合果樹、堅果樹、藤蔓、多年生蔬菜等交雜的一種種植方式。在工業化農業發展以前,食物森林在熱帶地區如印度、印尼、越南等地就已被廣泛應用且存在年代久遠,是一種應用森林生態功能,得以創造永續且低維護的農業。梅里朵拉的食物森林屬於溫帶食物森林,應用相同的概念與原則,但底層與藤蔓植物較少,主要作物以果樹與堅果樹為主。

協助管理果園的羊。
「溫帶植物和熱帶植物因為生長的氣候不同,生長條件也不一樣。熱帶植物因長年處於遮蔭之下,只要少量陽光也能開花結果;溫帶植物就不同了,大多需要大量日照。」大衛解釋道。於是以櫻桃、梨子等溫帶果樹為主的果園看起來就比較空曠,果樹間間種名為多育金雀花(tagasaste)的豆科灌木,協助果園進行固氮,並透過不斷修枝來為土地增肥,也避免遮蔽陽光。果園西側種植胡桃和榛果的堅果林看起來就比較茂密,因為榛果是少數能夠耐蔭的溫帶堅果樹,可以在高大的胡桃樹下生長,且胡桃和榛果都靠風來授粉,密集種植剛好。堅果樹還小的時候,林下其實還種有其他作物,但現在樹下幾乎沒有陽光了,只剩下自己長出來的牛蒡偶爾還可以採收。這些食物森林的植物選擇與配置,都是大衛數十年來的實驗成果,食物森林的設計需要因地制宜,以及持續的「觀察與互動」。

梅里朵拉的動物是封閉資源循環的重要角色。
一個成熟的森林生態系,一定少不了動物交織其間。梅里朵拉的食物森林也是如此,時不時就會見到雞、鵝和山羊漫步在林間覓食。動物是平衡梅里朵拉食物系統的重要關鍵,鵝和山羊會割除過多的野草,羊也啃食過度生長的樹木枝條,雞則能處理廚餘落果裡的小蟲,減少病蟲害的發生。動物們在滿足其天性需求的同時,也協助解決了原本需要耗費精力處理的雜草、病蟲害等問題,更棒的是,牠們還提供了奶、蛋,以及情感支持(是的,梅里朵拉也將牠們視為家人)等副產品。對大衛來說,任何問題的最好解答都是從生態角度來切入。

透過食物重新凝聚社區 

小小僅有一公頃的梅里朵拉,透過妥善的設計與管理,其實生產了超過本身所需的食物。對於長年生活在冬季無法種植,又希望自給自足、生活有韌性的大衛和蘇來說,食物保存是一項和食物生產同等重要的課題。我在梅里朵拉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從櫻桃堆中挑揀出適合保存的果子,然後蘇將櫻桃熬煮、裝罐。在幫忙蘇將手工櫻桃罐頭搬到地窖裡存放的時候,我發現架子上放了許多一瓶瓶、一罐罐處理過的食物,梨子、桃子、泡菜、味噌等等,蘇說,有許多還是上一季收獲的水果,他們保存下來吃了一個冬天還吃不完。現在是夏天,又快到收穫的季節了,等到秋天地窖的架子就又會擺得滿滿的,不但足夠自己吃,要分享給社區也相當足夠。

溫帶地區的食物保存與生產同等重要。
事實上,梅里朵拉不只是家庭式農場,也是推廣永續生活的教育基地。大衛和蘇成立了赫本再在地化網絡(Hepburn Relocalisation Network),推動食物箱(food box)計畫,其實就是社區支持型農業(CSA,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),讓社區居民可以直接向附近小農購買當季新鮮的食物,也認識食物的生產者;而農人不但不被剝削,也可以多樣化種植,不需大量生產單一作物,不需長途運送,是對環境與人皆友善的生產方式。梅里朵拉的生產如有多餘,蘇也會透過食物箱與社區分享。

除了食物箱計畫之外,赫本再在地化網絡也舉辦許多重建生活韌性的活動,例如交換食譜、味噌製作、手工皂製作等等。這些活動看似普遍又微小,但由於在社區營造的脈絡下進行,街坊鄰居重新認識彼此,交換各種養兒育女或自力生活的小小經驗,人們的感情凝聚了,連結增強了,無論面對氣候災害或社會變遷,赫本社區都能更堅韌地應對。這才是大衛和蘇的目的,也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。


在梅里朵拉換工與生活的日子裡,吃來自於農園,喝則是天上的雨水,身體用不到的回歸土壤裡去,休閒與放鬆就去摸摸土和植物,餵餵母雞跟山羊說說話似乎就釋放了壓力。我看著孩子赤腳在土地上開心地跳躍奔跑,重新感受到人與自然原有的連結,而且深深地再次了解,食物不僅僅是餵飽我們,而是餵養我們,更是人如何融合生態、發展文化的生活體現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哈囉~妳好,我是Lucy,目前人在澳洲打工度假,偶然看到妳的文章覺得很有趣,因為目前在澳洲遇到的農場都是類似企業化的大農,希望有機會能看看樸門的農場,故想請教妳之前過去換工是直接email聯絡嗎?
    我接下來一月時大概有幾週的空檔,很希望能有機會過去換工生活。

    先謝謝妳的閱讀,並期待妳的回覆~:)


    Lucy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您好:您可以在您有興趣的區域查詢permaculture farm,然後email詢問看看。祝你學習收穫滿滿!

      刪除